目前我國的抗疫戰爭已取得階段性勝利。目前全國各地都在陸續推動復工復學工作。與此同時我們必須正視一個基本事實:這場疫情并未徹底結束。在未來相當一段時間內我們還必須同時面對國內的無癥狀感染者和海外疫情大爆發帶來的境外輸入壓力。盡管相關的醫學實驗證明高溫會對新型冠狀病毒起到一定抑制作用,然而要直接殺滅病毒需要56度以上的高溫,所以即使到夏天這種病毒也不會隨著氣溫的升高而徹底絕跡。任何一個國家都不能單純把希望寄托在客觀環境上,而必須積極主動采取切實有效的防控措施,只要走錯一步都可能造成災難性的后果。
在美國特朗普政府從一開始就不愿放開檢測。特朗普擔心疫情會影響美國經濟,進而影響美國總統大選。所以他一直希望“新冠病毒能夠奇跡般”消失,而不是積極進行防疫的準備工作,結果使美國錯過了疫情防控的最佳時機。疫情期間特朗普政府始終沒把主要精力用于國內的防疫工作,而是一直在忙著甩鍋:從疫情爆發之初特朗普就在肆意抹黑中國,然而卻始終沒正視本國疫情。4月23日美國加州公布了兩名分別死于2月6日和17日的圣克拉拉縣死亡病例的驗尸報告,而在此之前世界各國媒體所報道的美國首例新冠死亡病例是2月29日在華盛頓州出現的一例死亡病例。
加州尸檢的結果直接把美國境內出現最早新冠死亡病例的時間往前推了23天。由于新冠病毒從感染到發病有相對較長的潛伏期,而從發病到發展成重癥乃至死亡又會有一段時間,所以2月6日的那例死亡病例很可能是在1月份就已感染。由此可見新型冠狀病毒在美國的傳播其實是遠遠早于目前美國官方公布的時間。也就是說美國疫情并不是在3月份后突然大規模爆發的,病毒很可能早已在美國境內造成了大量感染者,只等到潛伏期一過就開始陸續發病。直到疫情全面爆發后特朗普面對國內外一系列質疑聲音仍在甩鍋:對外攻擊中國和世衛組織;對內則把防疫不力的責任推給各州政府。
事實上特朗普并不關心美國疫情究竟會死多少人,他所一心追求的只是實現連任的目標,所以他其實并不是在認真抗疫,而是想著怎么推卸自己的責任。4月13日特朗普在白宮新聞發布會上公開聲稱:“病毒防控做的不怎么樣是咋回事?那是各州做的不給力,跟美國政府沒關系”。這無異于告訴全世界:如果美國的防疫工作存在問題一定是各州政府的責任??傊姨乩势站褪翘乜孔V,是絕對不容置疑的權威。特朗普為轉移人們對自己抗疫不力的指責就把矛盾轉移到各州的隔離措施上。各州基于自身疫情形勢采取隔離措施本無可厚非,卻也由此引發了一系列民生問題。
疫情造成美國大量企業無法開工或倒閉,從而導致大批民眾失業。美國股市也出現了史無前例的十天內四次熔斷的現象。4月30日美國勞工部公布了最新的失業數據:僅僅一周之內美國新增失業人口就達到了384萬,疫情爆發至今美國已有3000萬人申請了失業救濟金。錢重要還是命重要的話誰都會說,然而人們要生活要吃飯畢竟是很現實的問題。美國人不像我們一樣有存錢的習慣,習慣于提前消費的他們幾乎就是靠貸款借錢度日的。一旦失去工作就意味著無法正常償還貸款,這樣也就無法申請新的貸款,于是生活就陷入到了困境之中。
同時作為資本主義國家的美國很多資源并不掌握在政府手中,所以美國政府也不可能像我國政府一樣調集全社會所有資源用于疫情期間的安撫民生工作。美國政府盡管也給民眾發放了補貼,但這并不足以完全解決人們的生計問題。事實上各州的隔離措施目前已處于兩難境地:特朗普政府天天嚷嚷著要全國復工,與此同時各州內部相當一部分生計無著的人已到了在病死與餓死之間做選擇題的地步。特朗普趁機提出要推動經濟重啟以迎合美國國內正在出現的民粹主義聲音:他在推特上號稱”解放明尼蘇達州!解放密歇根州!解放弗吉尼亞州!“
這其實就是號召人們起來推翻這些州的居家隔離措施,從而實現特朗普關于復工復產的既定目標。特朗普的這種態度在美國當前的局勢下無異于起到了煽風點火的作用。在特朗普帶節奏的鼓動宣傳下人們紛紛把矛頭指向了各州的封鎖隔離措施。作為特朗普政府政治對手的盡管打著為民請命的旗號要求進一步落實檢測隔離工作,然而實際上其實也不過是為自己爭取政治資本而已。在關鍵時刻兩黨不是想著團結抗疫而是忙著搞政治操弄。疫情在美國已成為大選年背景下兩黨斗法的新戰場。這一趨勢將對美國國內集中精力推進疫情防控造成嚴重阻礙。
兩黨不僅會互相攻擊,還會比拼“誰對華更強硬”,干擾國際合作抗疫進程。最終的結果就是共同的敵人病毒會成為美國兩黨內斗的贏家。目前在兩黨博弈的政治背景下全美已有17個地區先后爆發反對封鎖隔離的抗議浪潮,同時一些地區已在忙著重啟經濟,然而在美國目前的疫情形勢下這些舉動似乎只會造成疫情的進一步蔓延擴散。截至2020年5月5日11時美國累計確診的新冠肺炎病例已超過了120萬,累計死亡病例也超過了7.2萬。目前美國已在累計確診病例、現有確診病例、死亡人數以及每天新增的確診病例四項指標上占據著全球第一的位置。
相比之下5月5日11時印度的累計確診病例達到了40263例。印度的數據看起來似乎比美國少得多,然而印度的確診病例相比前一天新增了2487例。這已是印度單日新增確診病例連續第3天創新高,至此印度的累計確診病例已躍居全球第15位。唯一使印度感覺安慰的指標是單位人口感染率:盡管印度確診病例的絕對數量已達到全球第15位,但印度畢竟是一個有著十多億人口的大國,所以印度每百萬人中約有36人被感染。這個比率在如今全球疫情大爆發的背景下其實是相當低的,然而印度的關鍵問題在于:印度所公布的病例數據未必線月份當其他國家忙于應對新冠肺炎疫情時印度確診了3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病例并隔離了3218人,在此之后這些數字就再也沒有增加過。當世界各國正為遏制疫情使出八仙過海的招數時印度卻高調宣布:印度不僅始終保持著確診3人的紀錄且現已將3人全部治愈。這聽起來簡直就是一個奇跡,然而到了3月份奇跡開始被打破了。3月2日印度發現2例輸入性病例(一名意大利游客和一個從迪拜回國的印度人檢測均為陽性),到3月4日為止印度又發現2例確診病例。這樣印度在短短兩天時間內發現了4例確診病例,加上之前宣布治愈的3例累計確診7例。
3月5日的數據公布后印度的累計確診病例達到了30例,比前一天增長了23例。之后歷經整個3月份、4月份以及五月最初的幾天之后印度的累計確診病例一路攀升到如今的40263例。況且印度的累計確診病例和每天新增病例數據可是在全世界幾乎最低的檢測效率下誕生的:在印度等待檢測的時間長達7個小時,以致于直到4月6日印度只檢測了35000人。相比之下當時美國已檢測了55萬人,韓國檢測了32萬人,意大利檢測了15萬人。印度所檢測的35000人即使在絕對數字上也比美國、韓國、意大利等國要少,更何況這35000人在其總人口中的占比簡直不值一提。
這不由得不令人懷疑印度可能存在大量未被檢測發現的新冠肺炎患者。盡管4月6日后印度的檢測工作仍在持續進行,但印度檢測率在世界范圍內偏低的狀況并未得到根本性扭轉。在這樣的狀態下印度總理莫迪于2020年3月24日在電視上發布講話:“為了拯救印度,為了拯救印度的每一位公民,從25日零時起整個國家將處于封鎖狀態。你們,你們的家人,每一條街道,每一個街區都將被封鎖”。從3月25日起印度開始為期21天的全國范圍內的全民居家隔離,任何走出家門的人都可能面臨刑事訴訟。與此同時印度全國范圍內的火車停止運行。
印度首都新德里現已正式實行宵禁。商場、零售店面、餐廳等統統關閉,僅允許醫療設施和食品雜貨店開門營業。這樣的防控措施看起來是很嚴厲的,然而這卻是一次欠考慮的魯莽行動。印度的封城措施完全沒考慮到印度國內巨大的貧富落差這一基本現實:在印度1%最富的人擁有全國財富的68.6%,10%最富的人擁有全國財富的76.3%。與此形成鮮明對照的是:全世界貧困人口的1/3來自印度,超過8億人每天生活費還不到2美元,這一數字占到印度總人口的2/3。那么印度如此巨大的貧富落差對其防疫工作有何影響呢?
我國的家庭一般只有三五口人,然而在印度幾十個家庭成員共用幾個房間的現象非常普遍。在印度數量龐大的窮人不但世代同堂,同時與周圍鄰居擠在面積很小一片區域內。所以印度即使采取封城措施也只是隔絕了每個社區之間的人口流動,然而社區內部高度密集的人口很容易造成交叉感染,也就是說其中只要出現一例確診病例恐怕將導致整個社區全軍覆沒。封城對居住在貧民窟的印度人而言究竟意味著什么呢?事實上從某種意義上而言:印度的封城措施對生活在貧民窟的窮人不僅沒起到防控作用,甚至反而增加了他們被感染的概率。
貧民窟缺乏干凈的水源和食物,周圍遍布垃圾,一家人只能擠在狹小骯臟的房子里,甚至上千人共用一個廁所。這種臟亂差的環境恰恰最適合病毒滋生擴散。4月1日孟買的塔拉維貧民窟發現了首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當夜該患者因病情加重在轉院過程中死亡??偯娣e約2平方公里的塔拉維貧民窟是亞洲最大、全球第二大貧民窟:這里約有100多萬人居住在8.6萬套簡易房里。由于人口密度大、清潔設施匱乏、人員行動軌跡難以追蹤,所以塔拉維貧民窟存在疫情爆發的高風險。當地媒體因此將其稱為印度疫情最大的“定時炸彈”。
新冠病毒是以人類或動物的組織器官作為傳播介質的,所以減少與他人的接觸就是阻遏疫情傳播擴散的最佳手段。然而在印度的貧民窟所謂的“居家隔離、減少接觸”不過是一句空話,因為這里根本沒任何獨自的空間可以進行隔離。住在孟買貧民窟的一名清潔員表示:”我們必須到戶外使用公用廁所,我家附近住了20多戶人家“。不難想象在這樣的環境下只要有一個人生病就會使整個社區的人處于危險境地。印度的封城措施只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使疫情傳播到富人區,然而對生活在貧民窟的窮人而言:其實不過就是把他們關在臟亂差的環境中。
4月1日塔拉維貧民窟發現確診病例后恐慌情緒一下子就在貧民窟傳播開來:不只是發現確診病例的塔拉維貧民窟,全印度的貧民窟一時間都被巨大的恐慌情緒所籠罩。疫情當前之際沒人會愿意待在貧民窟這種封閉的環境中,所以身處其中的人迫切希望逃離。盡管這樣做可能造成病毒傳播擴散的風險,然而每個身處其中的人不可能想得那么遠,他們所關注的僅僅只是如何使自己離開高風險的封閉環境,他們只是想逃到一個相對安全一些的環境中。加之印度的封城舉措導致大量貧民失業,所以印度的封城舉措和美國一樣造成了嚴重的民生問題。
印度政府關于禁止各邦之間出行的命令只提前了4個小時發布,因此導致大量進城務工的農民工群體滯滯留城市。由于大量企業受疫情影響而停工使這些滯留在城市的農民工無法正常上班,同時由于政府頒布的出行禁令使他們也不能回老家務農,那么他們的日常生計如何維持呢?事實上封城的代價是很大的:從1月23日武漢封城到4月8日解封武漢乃至全國都承受了巨大的經濟損失和壓力。疫情期間我們從全國各地調集了各種醫療物資和生活必需品物資馳援武漢。別的不說至少得讓人們封城之后有飯吃吧?所以物資供給是封城措施得以施展的重要前提。
然而印度政府卻完全沒考慮封城后的民眾生活問題。印度政府只是讓警察拿著棍子強制執行封鎖令。這些警察天天上街巡邏,但凡瞅見一個在街上溜達的人就拿著棍子抽上去。然而無論你政府有多強硬,畢竟人們的現實生活問題擺在那兒。如果當人們連基本生計都無法維持的時候誰還會在乎什么禁令呢?3月31日印度媒體報道:封國期間有1000萬的印度民眾公然違反封國禁令。那些滯留在城市的農民工迫于生計不得不頂著禁令攜家帶口回家。印度政府在頒布封鎖令后全國各地之間的交通被切斷,所以這些返鄉的農民工無法乘坐火車、汽車等交通工具。
他們在萬般無奈之下只能趕著自家的牛車、驢車乃至徒步數百英里回家。印度高達65%的人口都沒醫療保險,因此新冠病毒的檢測和治療費用將成為印度財政的重大負擔。目前印度政府已無法承擔這么多人在城市的生活開支,然而人們要吃飯要生存畢竟是相當現實的問題。如果是一兩個人違反封鎖令上街,那么警察直接就拿棍子打人了,然而這可是1000萬人上街啊。這些一路風餐露宿的人幾乎沒采取任何防護措施,所以他們的流動客觀上給新冠病毒的傳播擴散創造了新的條件??紤]到印度相對落后的醫療衛生條件而言:印度有可能成為全球疫情一顆定時炸彈。
俄羅斯和美國、印度比起來曾一度被視為硬核抗疫的典范。1月31日俄羅斯外交部開始從中國撤僑:不僅開放遠東邊境從陸路入境,免費提供巴士,總統普京甚至下令動用空軍飛機撒離人員。中國疫情爆發后俄羅斯關閉了與中國接壤的遠東邊境,歐洲疫情爆發后俄羅斯宣布從2020年3月18日起禁止外國公民入境。當其他國家還在確定可能會對哪些國家實行限制入境政策時俄羅斯直接實行一刀切的全面禁止外國公民入境政策,也就是說只要疫情沒結束任何人都別想進入俄羅斯。俄羅斯試圖通過這種一刀切的政策直接從物理空間上徹底切斷病毒傳入俄羅斯的一切途徑。
應該說俄羅斯采取這樣的行動是比較及時的,要知道我國是在3月28日后才全面禁止外籍人士入境的,也就是說俄羅斯比我們提前十天就開始執行這一政策了。就在俄羅斯宣布封國的3月18日這天俄羅斯累計確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114例且治愈8例。這個數據不僅遠遠低于當時正處于疫情爆發期的歐美國家,即使比起當時疫情形勢已逐漸趨于穩定的我國似乎也是相當低的一個數字。當時的俄羅斯甚至還有力量對意大利提供援助,由此也可以反證當時俄羅斯的疫情形勢的確相對緩和。然而俄羅斯的疫情形勢在3月底4月初開始急轉直下。
3月31日莫斯科一家收治新冠肺炎的定點醫院科姆納爾卡醫學中心的首席醫生普羅岺科被確診為新冠肺炎。在此一周之前俄羅斯總統普京曾視察過這家醫學中心,當時包括莫斯科市長在內的一些政要陪同普京參加了視察工作。事發后普京接受了新冠病毒檢測并開始遠程辦公。也就是從這時起俄羅斯的疫情形勢驟然嚴峻起來。俄羅斯宣布封國一個月后的4月18已累計確診新冠肺炎患者36793例,死亡313例,治愈3057例。這比起宣布封國的3月18日足足增長了三百多倍。截至5月5日11時俄羅斯累計確診病例已突破15萬人。
至此俄羅斯的累計確診病例數量已躍居全球第七位,同時俄羅斯的單日新增病例也已突破萬人,俄羅斯由此成為病例新增速度僅次于美國的又一個疫情大國。俄羅斯在疫情初期采取的一系列防疫措施在效率上是及時的、力度上是硬核的,然而卻長期存在重外輕內的死角漏洞:俄羅斯只是加強了出入境管理,卻忽視了內防擴散。同時即使是在出入境管理上把所有防控精力都用在了如何阻止外籍人士入境方面,卻忘了歸國的俄羅斯公民同樣是需要管控的。在3月18日俄羅斯宣布封國后外籍人士已不可能再入境俄羅斯,所以乘坐撤僑包機回國的俄羅斯公民已成為最大的防控風險點。
據俄羅斯旅游署3月30日的數據顯示:在此之前的兩個星期中有大約16萬俄羅斯游客從43個國家返回俄羅斯。這個時間點大致上是與俄羅斯宣布封國相吻合的,也就是說俄羅斯在禁止外籍人士入境后仍有相當多滯留海外的公民回國。俄羅斯要接自己的海外公民回家可以理解,但這必須建立在確保安全的基礎之上。從3月31日起俄羅斯開始縮減撤僑包機數量并對抵達乘客的數量設限:目前俄羅斯公民從外國飛抵莫斯科只可以通過謝列梅捷沃機場且一天不得超過500人。若是前往莫斯科以外地區的機場,那么一天不可超過200人。
俄羅斯數字發展、通信和大眾傳媒部推出了一套收集境外返俄公民信息的系統。從4月4日凌晨開始滯留海外的俄羅斯僑民需要登錄一個公共網站,然后在里面填寫一份表格。從4月4日后俄羅斯開始根據海外僑民填寫的實際情況制定具體的撤僑方案,同時也便于日后對歸國僑民進行持續追蹤檢查。這表明俄羅斯加強了對歸國人員的管控,然而這也從側面反證在此之前俄羅斯對海外僑民歸國并沒采取太多切實有效的防范措施:俄羅斯盡管很早就禁止外籍人士入境,然而卻忽視了海外俄羅斯公民歸國的風險,直到疫情形勢嚴峻起來后的3月底4月初才開始陸續采取一系列更為嚴厲的防控措施。
由于新冠病毒具有相對較長的潛伏期,所以這時俄羅斯的疫情隱患可能早已潛伏下來。況且俄羅斯在3月18日宣布封國時本土是有確診病例的:盡管114例且治愈8例這個數據看起來并不嚴重,然而風險低不代表無風險。同時我們要知道3月18日俄羅斯累計確診的114例肺炎患者是被發現確診的患者,然而當時俄羅斯境內是否存在未被發現的無癥狀感染者呢?事實上全世界沒任何一個國家的病例數據是能保證絕對百分百準確的。俄羅斯在疫情初期只有20多家私營實驗室和約200個檢測機構在進行檢測新型冠狀病毒的工作。
3月底之前俄羅斯的確診病例數量的確在世界范圍內都算是相當之少的,但這其實并不能完全排除在某個犄角旮旯可能隱藏有未被發現的無癥狀感染者。如果當時俄羅斯能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讓人們在家自我隔離就能從物理空間上切斷病毒的傳播途徑,然而當時俄羅斯卻并沒對大型集會采取強有力的措施,那么如果在這種集會場合出現一個感染者就可能造成災難性的超級傳播事件。俄羅斯在疫情初期幾乎把所有精力都用于阻止外籍人士入境,卻沒對從海外歸國的俄羅斯公民帶來的潛在風險引起重視,同時也對內防擴散缺乏足夠的重視。
俄羅斯的居家隔離令被民眾視為是外出放松的假期,直到該法令頒布半個月后依然有30%的民眾對隔離政策不理解不支持。在3月底之前俄羅斯的大街上幾乎見不到有人戴口罩,甚至就連防疫人員在排查工作中也不戴口罩。當時俄羅斯人照常在周末帶著家人去公園聚會,仿佛疫情與他們無關。4月2日普京向全國民眾發表的電視講話中發出警告:“如果有誰違反封鎖令隨便外出的線年監禁。如果感染別人甚至致死,那么至少要判5年”。由此可見在此之前人們對居家隔離令其實還并沒引起重視,以致于不得不采取刑罰手段來加以震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