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現在,他真的是要死要活,因為此時的印度,全國約有400萬人死亡,七成人感染,疫情完全失控。而一些無法得到疫苗的窮人,只能忍受病痛帶來的折磨,即便是有能力購買疫苗的富人,情況也不夠樂觀,無論是醫療系統還是醫療器械,也完全不夠支撐印度的使用。
目前來看,印度和美國這倆毒窩中,印度以盛大的優勢遙遙領先,可以說,印度將迎來目前國內最嚴峻的一次考驗,未來足以影響數十億印度人的生存狀況。
俗話說,人不能兩次掉進一個糞坑,從早來看,在印度第一波“病毒”來襲時,莫迪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總理,更像一個坐擁家財萬貫的流浪漢,有能力卻啥也沒干,導致確診人數直上千百萬,他認為這是自然災害,殊不知是他人為禍害。
在3月時,在印度疫情逐漸猖狂的時候,莫迪帶頭舉辦競選集會,一次就聚集、拉攏了80萬選民,一時間,成千上百萬的群眾互相擁擠、吵鬧,還有近5000萬印度教徒在恒河邊沐浴、祈禱,似乎充滿著“細菌與遺灰”的這條神圣河流,能幫他們“以毒攻毒”一樣。
在印度第二波疫情大爆發中,莫迪的傲慢與怠慢兜不住了,他急忙大肆宣稱:將進行為期21天且被稱為世界上“最嚴格”的全國封鎖措施。
那到底有多嚴格呢?基本上,印度大部分邦采用的是——夜間宵禁,既不耽誤白天各行業開展工作,又限制了夜間社交娛樂等活動。然而在這樣的環境下,只有字面上的嚴格,民眾依然可以持著宵禁通行證隨處傳播病毒,只能說,防范措施靈活,手段可謂一流。
病情肉眼可見的如潮涌來,莫迪在逐漸增加封鎖的次數后,情況出現了緩和,但世衛組織判斷,由于檢測能力有限,印度疫情可能被嚴重低估,實際確診感染人數很可能是官方數據的20-30倍,也就是說,印度至少有3.5億人口以上被感染。
可這些數據被公布后,民眾請求自由的呼聲高漲,而總理莫迪顯然只看到了一大波選票,由他帶領的印度政府衛生防疫規定:不再執行口罩令,并開放大型集體活動,可以自由進出很多社會場所。而更嚴重的是,擁有15萬張病床的503家方艙醫院,拆了。
就在完成這些步驟后,大量的確診病例可以在外晃悠,還有無數放飛自我的印度人選擇擁抱自由,疫情在暗中不斷擴張,形勢明顯正在往惡劣的方向發展。而在這最后努力的關鍵時刻,總理莫迪過早地放松管控,導致國內和周邊地區的人民都遭罪,最終鑄成了病毒泛濫。
4月底,印度新增病毒確診33萬例以上,連續兩天刷新世界紀錄,一舉破了此前美國的30萬例,據世衛組織的數據顯示,印度此時應該確診超過1630萬,占據了全球28%新增確診。
從那時起,印度已經超過了美國成為了全世界疫情最嚴重的國家,新增病例約為美國的五倍。從另一方面看,美國的總確診人數高達3200萬,仍是印度的兩倍,但考慮到印度人口多而密集,還是穩坐世界第一。
那時的印度,新德里、孟買等大城市中,醫院沒了床位,醫療系統崩潰,氧氣都已供斷,滿大街都是“新冠”,救護車成了遺體運送車,火葬場已來不及焚燒,“彼時”印度,儼然成了人間地獄。
首先要知道,印度是當今世界上貧富、種姓,待遇相差巨大的國家,一條恒河分化出兩個世界,顯然,莫迪選擇了多數窮人,的對立面,并堅定執行這一計劃。當全世界對印度下達禁航令前,有錢的富豪可以迅速得知內幕消息,并滿世界傳播病毒,無論受到怎樣嚴厲的譴責,他們都可以繼續享受奢靡的人生。
而在首都新德里中,街道上全天響徹著救護車的鳴笛聲,醫院的求助熱點都被打爆了,還是兜不住疫情的泛濫。而在醫院外,重癥患者遠遠地看著,卻始終得不到救助,很多患者直接死在了等待救助的過程,一天最高死亡人數快都趕上確診人數了。
CNN指出,印度崩潰的醫療系統和政府不明智的情況,是有利增長疫情,對普通民眾造成傷害的,應該積極重視這點,做到有效改善疫情。據調查,當月底的周五,印度有2000多名患者去世,而不明所以死亡的數字,還在節節攀升。
一名22歲的女大學生,帶著她確診的父親去醫院求診,可那里沒有可以使用的床位和氧氣。最終,這名學生失去了她的父親,她曾回憶道:醫院什么也無法提供,而父親就親眼死在了她的懷抱中。
而當這名學生回家之后,令她更絕望的是,母親也被感染了病毒,且呼吸困難,急需一個天價的氧氣瓶續命,女學生瘋狂地拿出家中所有的積蓄,卻沒有任何地方愿意賣給她,因為不是沒有,就是她買不起,最終,女學生只能在黑市上買到一個氧氣瓶,然后一家一家的求診,直至在100公里以外的一家小醫院,才勉強得到一個床位。
除了窮富階級,還有一種中間的階層——次等富人,他們不用到處亂跑,只需要老老實實享受有錢人的私人醫療服務,如果不幸感染,會由政府出面,將五星級酒店改成豪華、舒適、專人護理的隔離房,不過畢竟這些人都是少數,因為全世界都限制他們出行,有這功夫早跑國外了。
從如今來看,疫情暴發近兩年了,在這兩年間,為保障國家和人民的安全,我國率先進入緊急狀態,發布一系列諸如排查、隔離等有效政策,也有很多企業紛紛停工停業,為控制疫情出了一份力,現在疫情幾乎斷絕,可以自由出行。
但從另一面看,印度和美國由于種種不必要的原因,施行自由法,并沒有將疫情控制的很好。
在其他國家紛紛效仿我國政策時,逐漸復工復產,穩定疫情,而這哥倆勾肩搭背,依然走著下坡路。
7月時,印度從數據上得出:疫情出現明顯緩和,因此,印度大開全國的國道,瞬間點燃了全民熱情。在這炎熱的夏天,霎時間,避暑的景點人群涌至,堆得人山人海。結果,狂歡之后就是災難,全國遍地的火葬場,忙都忙不過來。
而和印度相比,美國的疫情還算較好,起碼群眾正不斷響應號召,積極實行防護措施,不過也僅僅是較好,累計每500名就有一個不幸逝世的患者,自今年夏天以來,由于
在這哥倆之間,外界眾說紛紜,很多人都覺得,美國才是真正的“毒窩”,因為他們的病例幾乎不曾斷過。然而正在這時,印度的三千三百萬確診,即將追上美國的四千二百萬,現在兩者難分伯仲,有些后浪的派頭。
有句老話說:親兄弟明算賬,就在如此艱難的時期,這倆還要爭個孰高孰低。美國媒體為了打破公眾的觀點,他們宣稱:印度線萬,而且國內七成都是感染者。
美國說,他們這組數據是經過全球多方調查和研究之后得到的最準確的結論,并一口死死咬定,直接將印度官方的數據拉高了十倍,瞬間引起世界嘩然。
一直以來,印度的形勢確實都是往美國所預料的反向發展,他們人口多,還不服管教,醫療設備差,還搞窮富分化,然而在這種情況下,印度依舊有很多人不隔離、不戴口罩、不停止出行,上上下下放飛自我,人民無力生活,某位總理,一手好打牌打得稀爛,讓世界得以仰望到印度的頂峰,真令人震撼不已。
據有關統計,印度疫情感染人數大約有9億左右,一個國家能有如此成績,恐怕有些太過匪夷所思,印度的疫情是天災還是人禍,答案昭然若揭。
全球疫情還在繼續,危害著很多人的身心健康,無論是誰,都應該重視起來,而國家領導人是群眾的主心骨,他們更應該如此,曾幾何時,“群體免疫”的約翰遜、“沒人更懂”的特朗普,均受到病毒的侵害,而在近期,自我隔離的普京也是如此。
病毒是全人類的敵人,外界是真心希望各國能夠重視疫情,真正將民眾的身心安全放在首位,任何一個病例,都是重要的可視點,應當竭盡全力制止,在此謹記。